本報訊 沈賡前 記者黃永建 發自山西 為全面掌握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山西省農業農村廳持續展開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是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行政決策和依法監管的重要手段。山西省各級農業、畜牧、果業、水產品行政主管部門嚴格按照《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積極確定配合抽樣工作的機構和人員,在生產基地和屠宰場的抽樣環節給予支持和協助,并加強對承擔監測任務的質檢機構的監督,確保檢測工作質量。
根據農業農村部2019年風險監測通知精神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山西省調整完善隨機抽樣方式,在省級例行監測抽樣時,采取隨機確定抽取兩個縣(區、市),并在抽樣生產基地(種植養殖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產地運輸車、暫養池、屠宰場等“三前”(食用農產品從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抽樣比例由2018年的27%提高到2019年的50%。在2018年調整監測參數的基礎上,重點增加獸藥參數,由原來的4項增加到8項。
同時,就檢出問題較多的地區和產品開展禁用農獸藥和非法添加物監督抽查,實施“檢打聯動”,依托農業綜合執法機構查清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公開行政處罰信息。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銜接,對涉嫌違法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保持嚴打高壓態勢。
特別是第二、三季度,各地將緊緊圍繞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對專供“二青會”的農產品生產基地采取全過程、全要素、全流程監管,協調配合,形成合力,不折不扣完成各自承擔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