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記者從自治區畜牧獸醫工作會議獲悉:2018年,新疆全區96個縣(市、區)如期完成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工作,關閉搬遷禁養區內規模養殖場(戶)995個,完成了既定工作目標。
據介紹,2018年,全區畜牧獸醫部門以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促脫貧、惠民生為主要目標,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促進優化畜禽養殖業產業布局,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全區累計完成2800余個規模養殖場(小區)糞污資源化利用配套設施建設,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配套率達到69%,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5%以上。
截至目前,位于自治區96個縣(市、區)的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保護區、城鎮居民聚集區內的畜禽規模養殖場已搬遷完畢,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取得積極成效。
今年,全區畜牧獸醫部門將進一步優化調整禁養區劃定方案,推廣適宜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技術工藝,重點加大對奶牛、生豬、肉牛規?;S污處理設施配套建設支持力度,探索南疆鄉村散戶養殖區、北疆牧業定居點糞污處理模式,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確保全區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68%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80%以上,大型規模養殖場達到100%。
另據了解,2018年,全區畜牧獸醫行業深入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綠色發展、創新驅動、深化改革,全區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增強。一年來,全區共新建畜禽規?;B殖小區(場)215個,大力實施“糧改飼”試點建設,完成全株青貯玉米種植74.6萬畝,支持培育畜牧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有力推動了畜牧業產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