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在深化文明城市創建中,持續強化志愿服務體系建設,志愿者隊伍持續壯大,志愿服務活動蓬勃開展,志愿服務品牌效應日益彰顯,志愿服務理念深入人心,服務領域更加廣泛,不斷凝聚社會正能量,引領文明新風尚。
強化組織引導,完善制度保障。貫徹落實《志愿服務條例》《關于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意見》,成立了銅川市志愿者服務總會,制定規范志愿服務工作實施辦法。成立了全省首個市級志愿培訓學院,舉辦了12期培訓班,有力推動了志愿服務常態化發展。全市有7.9萬名注冊志愿者,服務時長298萬余小時,平均每12名銅川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全市73家社區建立了志愿者服務站。
品牌效應日益彰顯,參與面更加廣泛。黨員志愿者是戴著黨徽的“活雷鋒”,文化志愿者活躍在各類公共文化服務陣地上,巾幗志愿服務“立足社區、面向家庭、見諸日常、細致入微”,青年志愿服務者書寫“最公益 最青春”的風采,老年志愿服務者發揮余熱、老有所為。
常態化開展,項目化運作。在交通路口、集貿市場、鄉村小學、旅游景點、敬老院,常年都活躍著志愿者的身影;文明交通勸導、低碳環保、法律援助、鄰里守望、扶貧濟困等志愿服務項目化開展;每年開展志愿服務組織、社區、項目和優秀志愿者表彰活動;全市臨床用血連續12年100%來自自愿無償獻血;我市連續七屆榮獲“無償獻血先進地市”榮譽稱號。
“德潤銅川·好人之城”建設者。國家稅務總局銅川市稅務局志愿服務分隊被評為全國2018最佳志愿服務組織。2018年全市榮獲陜西省最美志愿者4人、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和項目各3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2個,何娟妮被授予“陜西省十大公益大使”稱號。這些優秀組織和個人為“好人之城”的建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成為廣大市民的共識。一條條愛的小溪,終將匯聚成愛心的大潮,人們時時處處都感受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傳遞出的善意與溫暖。志愿精神使這座城市更和諧、更溫暖、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