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172項重大節水供水水利工程之一,云南滇中引水工程已進入全面建設新階段。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工程累計完成投資50.17億元;5項主體工程標,有23個工作面已動工,占全部工作面的88.46%。
滇中地區是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地區,也是長江流域三大干旱區之一,資源性缺水與工程性缺水并存。近年來,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該地區乃至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為解決滇中地區嚴重缺水問題,國務院批復修建特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滇中引水工程。
自2003年成立滇中引水工程前期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以來,經過14年的規劃論證和反復比選,滇中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于2017年4月獲得批復。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由水源主體工程和輸水總干渠工程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水源主體工程將從金沙江石鼓河段大同取水口,采用一級地下泵站提水,年引水量為34.03億立方米;輸水總干渠經香爐山隧洞、洱海東岸長育村、楚雄萬家、昆明新莊、玉溪杞麓湖西岸至紅河新坡背,沿途向麗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紅河受水區分水,線路總長為664公里。
水利部規劃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滇中引水工程設計總工期為96個月,總投資826億元,其中,中央投資180億元。工程建成后,可有效緩解滇中地區較長時期內的缺水矛盾,改善河道及高原湖泊的生態及水環境狀況,對促進云南省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滇中引水工程建設條件復雜、技術難度大,針對工程面臨的巖溶地層、突水突泥、高應力及巖爆、隧洞活動斷裂、軟巖大變形、高揚程泵站等關鍵技術難題,水利部組織有關專家開展專題調研,加強技術指導,推動項目前期工作順利進行。不過,受人力資源不足等因素影響,建管體系建設仍滯后于工程推進。特別是在施工管理辦法、施工單位考核評定、施工現場協調溝通機制建設及工程質量評定管理等方面建設滯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程進度。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將進一步健全建設管理體系,科學合理制定年度工程實施方案。推進2018年已開工的5項主體工程標和在建的剩余勘察及擴勘工程5條施工支洞建設,完成剩余9個施工準備進場道路標、15個供電標招標,并爭取全部建設完成;指導各分局在2019年工程實施方案基礎上,逐月分解項目進度計劃,通過計劃與實際進度的比對分析,提出解決方案;強化對施工現場的管控力度,盡快委托評審完成“智慧滇中”工程實施方案,利用信息系統手段,全面追蹤已開工工程進展情況,確保完成工程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