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黃陽?記者胡毅)如何有效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好自己家園?5月7日,黃石市陽新縣楓林鎮水源村請該鎮縣級人大代表前來“把脈會診”,現場開好“處方”,對癥下藥。
工作座談會?黃陽攝
水源村在楓林鎮“西大門”,東與楓林鎮政府相鄰,西與木港鎮一步之遙,杭瑞高速、351國道橫貫全村,交通十分便利。水源村轄22個村民小組,黨員96名,居戶856戶3878人口,耕地面積約4100畝,山場19000多畝,山水資源豐富,先后榮獲湖北省“文明村”“綠色示范村”和黃石市“宜居村莊”等榮譽。
近些年來,水源村憑借良好的地理位置、資源優勢搶抓機遇,大力實施“生態宜居村容美、特色產業富村民”的鄉村振興發展戰略,著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創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同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300畝白茶基地,500畝油茶基地,合理利用土地資源,走出了生態旅游、采摘、休閑農業融合發展的新路。
身為陽新縣人大代表的村支部書記何育武表示,發展不夠仍然是水源村的村情。為立足村情,有效推進鄉村振興,他決定召開“群英會”,請陽新縣人大代表前來出點子、拿主意。
7日上午,楓林鎮十幾名陽新縣人大代表乘車前往水源村牮樓組,察看鄉村整治情況。只見村容整潔、道路寬敞干凈??h人大代表們來到油茶基地,基地負責人柯友木介紹,這個基地共550畝,其中油茶500畝,水果50畝,來到譚家山的茶葉基地,隨行的村干部柯友軍告訴大家,這片茶葉基地有300畝,采用村委牽頭、企業投資、村民參與的合作經營模式,發展勢頭良好。
茶葉基地?黃陽攝
昔日的貧困村,如今變成了先進村,水源村的發展變化,讓代表們著實欣喜,水源村支部何育武坦誠地說:“‘健康’發展的外表下,還存在一些‘毛病’。還請代表們建言獻策,開好‘處方’?!?/p>
陽新縣人大代表、特產局局長何中堅表示,油茶和茶葉發展規??梢?,但要把好技術關,抓好各個培育、采摘、加工等各個環節的技術,確保質量和產量。
陽新縣人大代表、陽新文聯原主席葉祥東說,鄉村整治在抓好縣里“規定動作”的同時,一定要結合本村實際,抓好“自選動作”,要有特色、有亮點。楓林鎮是全國文明村、中華詩詞之鄉、中國文化鎮,水源村是全鎮的“口子村”,一定要把村莊整治與文化建設及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加大宣傳氛圍。
黨員活動日進行環境衛生整治?黃陽攝
陽新縣人大代表、湖田村支部書記柯正賢也表示,湖田村有地心大峽谷景區,石田村有石田古驛和仙牛洞景區,漆坊村有陳光亨故居景點,水源村周邊有這么多景點,可以利用清江河及油茶與茶葉生態農業做好旅游文章,比如引資建一個漂流項目、建綠色采摘園等,使周邊幾個村形成旅游產業鏈。
何育武聽完十分感動地說:“各位代表為我村的振興開了良方,我們會照方抓藥,不負眾望?!?/p>
楓林鎮人大主席李朝榮表示,水源村請人大代表“把脈問診”的做法很好,值得其他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