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趙海浩)近年來,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大膽嘗試,結合該區打造“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區”“全省食品藥品安全城市”以及“全省餐飲質量安全街區”,探索構建“線上監管智能化、線下監管網格化、平臺監管統一化”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開啟“互聯網+市場監管”的智慧監管模式,實現體制改革后監管體制(方式)再創新?!叭北O管機制立足于智能化、網格化與統一化相融合,以智慧監管平臺為依托,在基層監管所(分局)建立了“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市場監管體系,并在85家餐飲單位,88家學校及幼兒園食堂,27家生產企業開展了智慧監管試點。
線上監管智能化
構建“一中心三端口”陽光餐飲智慧共治體系陽光餐飲智慧共治體系。由食品安全監管指揮中心和監管端、企業端、公眾端3個手機APP(其中監管、企業同步設立電腦端口)構成,綜合各方數據實現指揮調度,三個端口數據實現即時互聯互通。指揮中心實現“互聯網+智聯互動”,專人常駐指揮中心,就近調度監管人員快速實地處置,智匯三方數據綜合分析,查找監管履職短板,梳理出問題頻發、短板較多的餐飲單位,實施重點監管。監管端實現“互聯網+行政監管”,在線核查信息、結果公示、把控關鍵環節,遠程監管餐飲現場動態。企業端實現“互聯網+自律管理”,利用智慧系統完成臺帳的登記、查驗、統計、上報及預警。公眾端實現“互聯網+社會監督”,直觀知曉食安信息,便利評價餐飲質量安全,在線定位投訴舉報。
線下監管網格化?
根據執法人員、轄區街道、鄉鎮以及監管主體分布情況對基礎網格進行劃分,做到讓每位網格員的監管主體數量相對均衡。建立全區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的網格化監管地圖,并在市場智慧監管系統中可查看各網格員,便于緊急情況下進行精準調度,網格化監管層級清晰、監管人員網格精細、任務明晰、責任明確。
平臺監管統一化
自2016年安徽食品藥品監管行政執法系統上線以來,執法人員逐漸配備了移動執法PAD,依托智慧監管系統,逐步實現食品生產、消費、流通及藥品、醫療器械流通等環節的信息化監管。終端設備配置前后雙攝像頭,支持拍照、錄像功能,方便現場取證、實用。檢查信息實時錄入監管系統,可以隨時調出查閱,既提高了巡查工作質量和效率,也為查詢監管信息提供了便利。
據了解,淮北市相山區市場智慧監管模式的開啟,可以緩解人少事多、監管對象與監管資源不匹配的矛盾,解決基層監管效能不高、監管精準性不強等問題,達到科學監管、惠及民生、防范風險、市場干擾最小的效果,進一步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共享,提升人民群眾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