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月,草莓逐漸進入采收的中后期,隨著氣溫回升,日光溫室內的溫度已達到甘薯定植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草莓種植農戶的收益,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于近日,在密云區河南寨鎮金溝村舉辦草莓套種甘薯工作啟動會,來自市農技推廣站、昌平區和密云區農技推廣站、中國農大和當地農戶近30人參加了會議。會上介紹了套種的前期工作基礎和經驗做法、甘薯的五種不同定植方式和套種管理技術,并為農戶發放了技術明白紙。
草莓套種甘薯高效栽培模式
草莓套種甘薯高效栽培模式于2019年試驗成功,經過三年來的示范種植和大面積推廣,目前已經成熟應用于實際生產,取得了很好的種植效果。主要套種品種為普薯32號和煙薯25號,畝可增加農民收益4500-6800元,2022年將在全市示范推廣320畝。
草莓套種其他作物情況
北京市自2006年起開始發展草莓套種高效栽培模式,農業技術人員通過對栽培方式、生長環境、空間配置等方面的不斷探索和實踐,套種作物的范圍逐步發展為小型西瓜、蘑菇(食用菌)、洋蔥、水果苤藍和甜(糯)玉米等。
草莓套種的優勢
套種模式近年來逐漸受到廣大莓農的歡迎,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
第一,提高設施利用率。草莓套種高效栽培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復種指數和設施利用率,在草莓采收期結束后,可以繼續收獲其他作物,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第二,提高作物品質。草莓種植過程中施用了充足的底肥,有利于套種作物的生長,提高采收品質;套種洋蔥、大蒜可以抑制土壤中的病害,促進草莓生長。
第三,豐富作物種類。套種模式豐富了種植作物種類,在草莓棚內,既可采摘香甜美味的草莓,還能品嘗其他經濟作物,吸引廣大市民采摘。
第四,改變作物成熟期。由于設施內溫度較高,對一些作物的成熟期產生影響。套種甘薯的成熟上市期較大田生產提早70天以上,可以填補北京夏季新鮮薯塊銷售的空白;由于草莓種植棚溫度較西瓜生長所需溫度低,套種西瓜會延長其采摘期,提高了西瓜的銷售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