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地處世界“黃金水稻帶”上的吉林農村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歡度新春佳節,而一些農民已著手開始備春耕。一些合作社負責人表示,新的一年大家伙兒正鉚足勁兒爭種綠色水稻,因為這樣的大米不愁賣,而且能賣上好價錢。
吉林省優質水稻產區航拍畫面?受訪者提供
綠色大米,不是綠顏色的大米,是指使用綠色種植方式生產出來的優質大米。綠色大米來自優質的種子、良好的種植環境,還要減藥控肥。雖然田間管理更復雜,但這種種植方式可以減輕土壤板結,減少農藥殘留,種出的大米品質好且有益健康,深受消費者喜愛。
坐落在松遼平原腹地的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是全國產糧大縣,松花江重要支流伊通河流經于此。伊通大米在當地小有名氣。大農長豐農機專業合作社流轉了2400畝土地種植水稻,還為農民托管了1800畝,去年生產的綠色優質大米已銷售一空,最遠賣到了廣東。
李英斌向記者介紹優質水稻種子?張建 攝
合作社負責人李英斌說,大米賣得好,口感好、味道香是重要原因?!艾F在人們已不滿足于吃得飽,更多地關注吃得好,綠色大米滿足了這個需求?!?/p>
綠色大米離不開水稻種植技術和耕作方式的優化調整。李英斌說,化肥和農藥使用比過去減少三到五成,還加入了鋅、鈣、鎂等微量元素,還有農民應用稻蟹生態種養技術?!凹Z食品質提高了,一畝土地比過去多收入上千元,綜合效益非??捎^?!?/p>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光東村村民劉淑香發現,近年來,村里不少人轉型種植綠色有機水稻,提高附加值。只要村里有游客來,都會買上幾包綠色大米,銷路逐漸打開。
近年來,吉林省保護黑土地工作進一步強化。增施有機肥、秸稈覆蓋還田等耕作方式在農村廣泛應用,減肥控藥的力度更大。在支持綠色大米發展上,吉林對通過相關認證的企業進行補貼,調動企業發展綠色食品的積極性。2021年,吉林省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水稻種植面積超500萬畝。
近年來,吉浙對口合作和推廣“吉林大米”品牌為吉林大米走向全國創造了機遇。如今,“吉林大米”走入全國各大商超,受到消費者認可,直接帶動吉林稻農增收超10億元。
有關專家認為,中國人在端牢中國飯碗的基礎上,“黃金水稻帶”等地區生產的綠色大米將為百姓提供更多的好米選擇空間,更好地保護黑土地等寶貴資源,也將助力農民提高收入和鄉村振興。(張建 薛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