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蔡家鎮旅游了一天,晚上還住了一宿,感覺很好,既感受到了農耕文化,又了解了當地紅色文化的傳承,下次還會帶朋友過來游玩?!苯?,吉林省長春市的李先生和朋友來梨樹縣蔡家鎮觀光后說。
蔡家鎮是全國文明村鎮和首批省級特色小鎮。截至目前,該鎮已打造旅游景點和餐飲民宿點十余處,一次性可接待近200人吃住,年均接待游客萬余人次。鎮內的吉林關東農耕文化博物館、睿鵬紅色博物館已成為域內外鄉村旅游觀光和接受黨性教育的重要場所。
“我們要打造自己的博物館!”這是當年蔡家鎮黨委成員的共知。2015年12月,蔡家鎮建成了鎮內第一個農耕歷史博物館——吉林關東農耕博物館。2020年改建后,館藏物件達2.5萬件,展出物品5000件。2017年,蔡家鎮豐富的文化底蘊吸引了民間收藏家郭玉才投資,建成占地1.3萬平方米的睿鵬紅色博物館園區。這里相繼舉辦了首屆關東農耕文旅小鎮紅色文化旅游節、梨樹縣首屆關東年俗冰雪文化節等活動。
為深度弘揚農耕文化和紅色文化,近年來,蔡家鎮已經與四平市、白城市兩地的國家級中小學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對接,成為吉林省關工委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首批吉林省大學生教育基地、共青團四平市委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作為吉林省農耕文化旅游名鎮,蔡家鎮還申辦了梨樹縣黑土地農耕文化推介基地,相繼改造鎮敬老院舊址、黑土地人才開發基地等場所,并預留3畝研學實踐土地,讓前來接受農耕文化教育的同學們感受春種、夏管、秋收、冬藏的艱辛。
在蔡家鎮旅游研學活動中,來訪者實現了“吃好、住好、學好、玩好”。這不僅激活了全域旅游,更促進了當地三產融合發展。參與到項目發展中的村民直言:“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忒舒心了,解決了就業,實現了增收?!?/p>
蔡家鎮黨委負責人告訴記者,鎮內各類經營主體緊抓發展契機,生產特色農耕產品,如售賣烏米、玉米、面粉等農產品,并聯系廠家制作書簽、扇子、風鈴等手工藝品,以農耕用具為原型定制模型售賣;加工特色農產品,做大做強農產品產業園,推動小米、高粱、大米等深加工、精加工,并精裝打包,讓游客高興而來、滿載而歸;多措并舉做活旅游民宿服務業,通過招商引資,吸引長春相關企業落戶蔡家鎮,舉辦農產品四季會及年貨展銷會,專賣農家土特產,進而做到農產品高端化發展;大力種植黃瓜、豆角、辣椒、茄子等綠色果蔬,打包直供長春,借助鄉村游的“東風”振興全域經濟。(閻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