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于峰提交了《關于改善外賣食品安全 助力行業發展的建議》,他表示,法律法規是餐飲外賣行業有序發展不可逾越的底線,外賣行業更需要用完備有力、細致可操作的法律法規對行業加以指導與約束以避免出現“法治真空”。
外賣行業盛行,如何規范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成為大家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全國人大代表于峰認為,為了改善外賣食品安全問題,需針對性地建立完備的餐飲外賣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增加食品安全監管主體及其監管意識并增強智慧化監管手段的運用。
全國兩會期間,于峰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改善外賣食品安全 助力行業發展的建議》,他表示,法律法規是餐飲外賣行業有序發展不可逾越的底線,外賣行業更需要用完備有力、細致可操作的法律法規對行業加以指導與約束以避免出現“法治真空”,使網餐監管工作獲得立法支持。
為此,于峰在建議中提出三方面建議,建立完備的餐飲外賣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
于峰認為打造健全化的食品安全法律框架,乃是構建良性競爭秩序的必要條件,是網絡餐飲行業邁入合規軌道的制度前提。
增加食品安全監管主體及其監管意識。政府部門需及時將監管理念轉變為主動預防型,樹立事前監管理念??山⑼赓u餐飲行業的吹哨人制度,充分調動內部人員參與監管的積極性,鼓勵經營者的內部員工和外賣配送員向媒體或監管政府爆料食品安全問題,從而加大對經營者的警示。同時加強對吹哨人的個人信息保護,避免信息泄露之后遭到經營者的打擊報復。
增強智慧化監管手段的運用。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監管活動離不開技術支撐。
面對數量龐大的外賣商家、消費者和成千上萬的交易數據,須依托大數據平臺、追溯系統、可視化后廚等技術力量以實現全面動態監管。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可健全完善“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模式。將“明廚亮灶”視頻對接到政府網絡監管平臺,通過自動抓拍和隨機抽取監控畫面的方式實現全天候監管。將“明廚亮灶”監管延伸至餐品打包配送環節,實現線上餐飲食品安全制作、打包、配送等全鏈條的“可視化”。(王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