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記者從綿竹市人民檢察院召開的酒類知識產權保護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院與綿竹市公安局、市場監管局、工商聯共同簽署了《關于加強綿竹市酒類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的實施辦法》,進一步規范白酒行業健康發展。
在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來臨之際,4月22日,記者從綿竹市人民檢察院召開的酒類知識產權保護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院與綿竹市公安局、市場監管局、工商聯共同簽署了《關于加強綿竹市酒類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的實施辦法》,以此保護名酒,打擊假酒,推動綿竹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近三年來,綿竹發生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主要為假冒注冊商標犯罪,在綿竹檢察院辦理的各類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中,假冒注冊商標罪占50%,且被侵權主體主要集中在酒類行業,犯罪手法呈現多元化、網絡化、專業化趨勢,犯罪分子利用本地區系基酒及名酒產地的特點,大量實施網絡購買名酒包材、本地酒企采購基酒,并在買家下單后再進行灌裝、加工的方式,小批量、多批次、訂單式制假售假。
此次簽署的《關于加強綿竹市酒類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的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了保護酒類知識產權的職責分工,建立起日常協作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力求對侵犯酒類知識產權犯罪進行全鏈條、全方位打擊。同時,注重對上下游犯罪線索深挖徹查,開展異地協作,探索對互涉案件實行證據互認、共享共用,及時斬斷制假售假犯罪鏈條,有效維護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利益。
據悉,近幾年來,綿竹市檢察院通過強化專業化建設、注重追贓挽損、同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積極開展跨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工作等措施,嚴厲打擊侵犯酒類知識產權犯罪。自2019年至今,該院共受理侵犯酒類知識產權刑事案件6件18人,涉案金額共計150余萬元,其中為劍南春集團公司挽回經濟損失70萬元。(肖盛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