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沈賡前 記者 黃永建)近日,太原市迎澤區“并州飯店”順利拿到了備注有“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小小的許可證“紓解”了受疫情影響的餐飲企業供應能力大量“剩余”問題,又為復學的學校、培訓結構提供了學生集體訂餐的新途徑。太原市迎澤區市場監管局探索開展的此項新變革,吹響了解決餐飲復工困難、保障復學食品安全的號角。
4月中下旬,山西省迎來了第二波開學潮。太原市市場監管部門結合轄區復課學校和培訓機構的具體情況,根據疫情防控要求,一校一策,精準規范,嚴把復學前學校食堂驗收關,復學后食品安全制作過程關。在檢查中,迎澤區市場監管局發現部分學校及培訓機構沒有食堂,無法提供餐飲服務,解決學生餐食的唯一途徑只能從有資質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訂餐。而目前,太原市可以提供送餐服務的企業只有區區幾家,更加嚴峻的是問題是,隨著復課的培訓機構增多,配送企業的供應能力已經趨于飽和。讓孩子們吃上飯、吃飽飯、吃上安全飯,成了保障復課學生飲食安全的一大難題。
受疫情影響,餐飲業整體陷入“寒冬”。特別是大型餐飲企業,員工多、波及范圍廣、房租和人力成本等固定成本壓力大。在太原市被調整為低風險后,迎澤區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前沿作用,出臺《關于疫情防控低風險期間餐飲單位堂食經營的指導意見》,全力指導、督促、幫助餐飲行業按下“重啟鍵”,迎澤區餐飲業復工復產率在全市率先達到90%。
據美團相關統計調研,應對疫情,有近三成的商戶正逐步轉向外賣經營,其中約五成的營業商戶正在向外賣投入更多資源,轉變營業重心,迎澤區的餐飲企業也不例外。但大型餐飲企業的“外賣”自救之路并不順利,消費者網上定一份蓋澆飯,也需要企業粗加工、切配、烹制、打包等多個部門的同時運轉,人力物力成本無法降低,外賣并沒有極大程度的“紓解”大型餐飲企業大部分的供應能力。
一面是餐飲企業大量“剩余”的供應能力,一面是開學學校用餐的大量需求,太原市迎澤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敏銳的發現這對供需情況,積極為其牽線搭橋,以服務為先導,指導大型餐飲企業進行改造,在關鍵項目上達到集體用餐配送的條件,具備集體供餐的資質,實現為學校供餐,解決復課學生的用餐問題。迎澤區市場監管局主動擔當,結合實際出臺了《大型餐飲企業集體配送改造指導意見》?!兑庖姟分赋?,凡是轄區量化分集達到A的大型、特大型餐飲企業,在經過改造后,能滿足《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規定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經營條件關鍵項目的,通過綠色通道辦理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經營許可。在配送期間,企業嚴格履行食品安全承諾制度,監管站將對其進行隨機檢查,保障食品安全。
現在,太原市迎澤區更多有條件的餐飲企業正在完成配送改造并通過驗收,區市場監管局以服務為先導,積極幫助和引導企業轉變經營思路,創新經營方式,嘗試新的突圍回暖方法,在千方百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戰雙勝”的戰疫中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