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食育是提升國民健康素質的重要基石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強調,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在教育體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情。推動食育首先關乎全民健康。對國民素質來講,特別是對青少年素質來講最基本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營養健康,通俗一點就是吃得好、吃得飽,另一方面就是運動,營養跟運動對身體發育都有非常密切直接的關系。從民族健康的角度來講,我國不僅存在吃得飽的問題,還存在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問題,這個工作對于整個民族發展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基礎?,F在講的德智體美勞發展,都要以身體健康、身心健康作為基礎,沒有這樣的基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很難實施。一代一代青少年的健康素質得到改善,我們整個民族健康素質也就在不斷提升,民族競爭力就在不斷的提升,這是非?;A性的工作。
第二,食育關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的一件事情,也是人民群眾非常關心的一件事情?,F在食品安全問題對于青少年危害是最大的,青少年對食品安全出現的問題,抵抗能力比較弱的,可能對身體素質造成嚴重的影響?,F在已經成為中央關心、老百姓關心、特別是父母非常關心的問題。通過食育教育,一方面使孩子們都強化食品安全的意識;另一方面通過校園食品安全積極推動整個社會的食品安全。
第三,食育與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密切相關。中國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2020年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東部很多地區進入了現代化行列,在發展過程中,從貧窮到溫飽再到小康,再到要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強國,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很重大的問題就是怎么樣培育全民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之所以積極推進食育工作,是因為現在很多家庭孩子的吃飯問題非常突出。不是沒有吃的,而是對吃的認識,吃的習慣,沒有很好的形成;對食物沒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包括如何珍惜食物這樣的觀念沒有形成。食育是培育健康生活方式非常重要的途徑,通過教育孩子怎么吃、怎么對待食物來培養其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從某種意義上食育是我們形成正確生活方式的基礎,是我們整個文化建設中間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四,食育關系到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我國飲食領域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傳統。當前國家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新的時代,在國際化、全球化的環境下,如何更好傳承中國的飲食文化、更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適應國民營養健康的需求、適應全球化和國際化的需求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希望通過食育這樣一條路徑和切入點,去探索這些問題。
食育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希望社會各界把它作為建設健康中國,提升國民健康素質非常重要的一塊基石來推動。下一步將加強與各方積極合作,共同編制食品衛生安全手冊、食育教材、家長讀本等,通過建設食育試驗區、試點校等形式,使食育真正面向學生,面向學校,面向家庭落地。同時,也希望廣大媒體要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從中華民族長遠發展角度出發,社會各界形成協同創新、聯合發展,共同把食育工作做好。